抖音风

研途共计 | 智能调度与信息工程团队校友黄孟达倾情分享成长心路

发布人:刘佳丹发表时间:2025-11-26点击:

2025年11月22日上午9时智能调度与信息工程团队在学院309会议室举行毕业生返校交流分享会。本次座谈会特邀实验室往届杰出校友、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的黄孟达师兄重返母校,为在读的师弟师妹们带来内容丰富的经验分享,搭建了导学团队内的经验传承桥梁。


活动伊始,黄孟达深情回顾了在母校的求学时光。他特别提到,在智能调度与信息工程团队的读研经历为他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间师长同窗共同经历的趣闻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引得现场笑声阵阵,也唤起了李晖老师欣慰而深切的共鸣。

会上,黄孟达结合自身求学与职场经历,围绕如何在研究生阶段为未来奠基,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了深入分享:

一、构建开放社交圈,主动获取多元信息

师兄首先强调了打破“信息茧房”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主动参与社交,积极建立弱连接,并养成持续关注行业新闻与社会动态的习惯。“这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他解释道,“更是为了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培养全局观念,避免在学术深井中坐井观天。”

二、坚持终身学习,拓展能力边界

在专业领域,师兄建议大家深耕项目,但不死盯单一技术点,要建立“T”字形知识结构,并珍惜一切“多尝试、多接触”的机会,通过竞赛、实习等实践拓宽视野。同时,他也指出,学习不应止于专业,要广泛涉猎人文、经济、管理等社会知识,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未来创新的土壤。

三、科学管理压力,为身心高效“充电”

面对学业与就业压力,师兄分享了行之有效的解压之道。他提倡培养固定的运动习惯,如健身、跑步,也认为健康的游戏、兴趣爱好同样重要。“解压的关键不是彻底放松,而是切换到另一种积极的状态,为身心积蓄能量。”

四、寻求动态平衡,永葆生活热情

最后,师兄语重心长地谈到,“奋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希望大家在科研之余,务必留出时间给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这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能力,是保证长期职业发展与个人幸福感的稳定器。

在总结时,黄孟达特别指出,上述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现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求职市场最终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在读书期间吃过的苦,包括专业上的深耕、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为了在未来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和向上的底气。”

整场分享会持续一个半小时,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黄孟达师兄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智慧,语言真挚,案例生动,为师弟师妹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指导,也充分展现了智能调度与信息工程团队薪火相传、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


文字:龚瑞敏、丁鑫磊

图片:曹蓉

审核:李晖、林小艳

校对:刘佳丹